周公解梦和死人说话正值“金九银十”国庆卖车黄金周,各式各样的新车大规模上市,眼花缭乱的金融政策和促销广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的购车方式。不过,这其中不乏种种销售陷阱。新京报记者为您从选车、购车、保险、分期金融政策这4个方面盘点常见的购车陷阱,让您避免上当,愉快购车。
网络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购车选车的第一步就是从网络上搜索相关车型进行比较,然后去4S店看车。经销商们也利用这一特点,在汽车广告上做动作。常见的手法就是在网上将4S店的车型售价调低,并声称有优惠或礼品相赠,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到店看车选车。
据新京报记者观察发现,网络上标明的低价车型在4S店往往没有现车。据一位从事多年汽车销售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网络上的低价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到店选购,一般会在导购的介绍下选择配置更好、价格也更高的车型。因此,消费者要谨慎看待网络上的低价,提前做好功课。
虽然汽车市场对加价购车明令,但由于热销车型需求量大,加价买车屡禁不止。此类车型只能通过加价和订车的方式购买,不仅价格超出统一定价,而且普遍等待时间很长。以埃尔法为例,新京报记者9月25日向4S店咨询价格时了解到,目前店内3.5L豪华款的车型,实际售价需要在统一售价77.2万元的基础上加价21万左右,导购表示这个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的加价30左右低了9万元。即使如此,依然有不少消费者加价选购。
现在很多4S店都存在一种这样的现象,车型选妥、价格谈好后,导购要求消费者新车保险要在4S店内上,而且还会让消费者购买很多没用实际用处的险种。
实际上,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机动车辆保险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一种是机动车商业险。责任强制险是国家硬性的,而机动车商业险中比较常用的是车辆损失险和第三方责任险,其他比如不计免赔险、划痕险等可由消费者根据需要选择购买。
而在4S店办理保险业务时,导购一般会在以上3种的基础上,推荐玻璃险、涉水险以及很多没有听过的险种,甚至推荐购买全险,事实上导购推荐的很多险种也是4S店收入的一大来源。因此,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消费者要结合用车习惯和用车,谨慎选择车险。
经销商为提升销量,经常打出“免息”、“零利率”、“日付只需xx元”等优惠广告,着实让动不已。
今年9月中旬,准车主刘先生在了解到某品牌汽车的零利率购车计划后,得知零利率计划是汽车品牌与银行合作的,需要选择合作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才能享受零利率还款。他发现,分期还款实际上还要缴纳不低于银行车贷利率的分期手续费,所谓的零利率只是到手续费上了,并不优惠。
此外,“日供元”等政策背后也都有利率等隐藏费用。汽车金融机构很少会对外直接说明利率是多少,而是会说月供、日供多少,以此来吸引打动客户,但算清楚贷款利率就会发现费率不低,很多甚至会超过10%。据相关统计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办理信用卡分期购车一般12期(一年)的分期费率在3%-5%,24期(二年)在4%-8%,36期(三年)在9%-12%。
通常,若消费者不刨根问底,很少有销售人员会主动说明这些情况。贷款购车并非不可取,但消费者需在选择金融政策时,确认利率等关键数字,避免出现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