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欧债危机,欧洲汽车市场非常惨淡,以豪华品牌为主的汽车制造商只得将大量滞销车型转售中国。从而推倒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块价格多米诺骨牌,豪车价格下压直触发了国内包括B级车及以下市场降价。
在品质、服务的前提下,我们不参与价格战!”4月15日,近来销量增速迅猛的东风标致也放下狠话。而在网上已经流传着“见过100家4s店一起卖车的场面吗?4月17~19日,东风标致在中国江苏、安徽两省联动,厂家打造2000万特惠专场。”这,或许仅是东风标致小规模火力侦测。但足以引起东风雪铁龙和接下来日系合资企业的反应。
事件的起始则要回到10天前。4月6日,占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近9%的上海大众,下调了POLO和途安两系列车型的售价,同时途观、帕萨特、凌渡和朗逸等热销产品也都给出不同程度的优惠。
一石激起千层浪。截止4月14日,包括长安福特、现代、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也分别以购车免税、贷款免息、钜惠活动和现金减负的名目实现了“降价”的目的。至此,排在中国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列的企业,已经至少有6家企业加入到了大规模的价格战中,并且全部为合资品牌。
实际上,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曾出现过一场“由外而内、从上到下”的价格大战。由于欧债危机,欧洲汽车市场非常惨淡,以豪华品牌为主的汽车制造商只得将大量滞销车型转售中国。从而推倒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块价格多米诺骨牌,豪车价格下压直触发了国内包括B级车及以下市场降价。令不少合资企业负责人觉得“上压下挤”,不降都不行。
与三年前不同,今天中国汽车市场降价潮的发起者换了角色,变成三年前被动降价,却能够影响市场定价权的国内合资公司,尤其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与长安福特等企业的中、高端车型也参与到降价的行列,可能会致使豪华品牌通过各种方式回应。
这场“降价”潮背后的因素和影响,也是众说纷纭。
需求下滑实体经济不给力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与分化并存,通货紧缩风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P)增长为7%左右。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则认为,内需不足将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4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
为此,有指出,国务院正采取措施,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以实体经济。自然地,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已经影响到中国汽车市场。
中国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表示,从去年开始,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经销商不盈利,甚至出现价格倒挂。这直接导致宝马等豪华车,以及丰田、大众汽车经销商与主机厂关系紧张。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0.16万辆和615.3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和3.9%,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9和5.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销售增速不足9%,在合资车企占优势的轿车领域,前三个月生产仅增长2.4%,销售却下降0.4%。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回玉梅介绍,今年前3个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逐步增加。3月份,库存预警指数已高达67.5%,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环比2月份上升16.6%,同时市场总需求指数为30.1%,下降7.7%。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称,今年3月1~20日,中国乘用车零售同比仅增3%,相对于14同期17%的增速下降较多,尤其是合资品牌走势偏弱。他认为,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价格实惠的经济型轿车更具有优势,这恰好是自主品牌的强项。
“在传统销售淡季来临之前,企业降价是比较少见的,过去主要是由经销商在终端实现让利。”有业内人士指出,对经销商来说,这有助于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颜景辉认为,由于消费和需求变化,汽车销售出现价格倒挂现象,经销商利益受损最终将影响到汽车企业。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冲击。
产能扩张规模效应真有那么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五家参与到价格战的合资汽车公司,均为有着百万量级或马上将要触及百万量级的企业,甚至包含中国乘用车第一阵营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这三个年销目标200万辆的巨无霸。这些企业不是刚扩充完产能,就是正在增加在华产能布局的,而为了正在发生转变的市场上这些产能,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保住市场地位自然成为企业战略之重。
数据显示,率先发起价格战的上海大众,2014年汽车产能约为175万辆,今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引入7款新车。紧随其后,为蒙迪欧和国产锐界免税的长安福特,随着杭州工厂的投产,以及收购哈飞轿车生产工厂,产能可能从120万,扩充到150万辆。
2012年,福特发布了“1515战略”后,通过密集的新车发布,在中国市场表现突飞猛进,该公司的野心已经不满足于乘用车企业前五的目标,而是将第一阵营的某家企业拉下马。
对4月3日建立工厂,以及不久可能在重庆建立生产,总产能会达到165万辆的现代来说,虽然年销售突破100万辆大关,但若想继续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保持地位,则必须跟上领头羊的步伐,善“贷”消费者。
一汽-大众去年佛山工厂投产不久,目前有约165万辆产能,并蕴含180万辆生产潜力。而过去长期占据中国乘用车销量榜首的上海通用,更是为了从夺桂冠,今年年初实现了武汉工厂一期24万产能投产,并将完成上海浦东金桥凯迪拉克16万辆整车工厂的投产,今年200万辆的产能,将与上海大众不相上下。
神龙汽车总经理邱现东则表示,成都第四工厂已经开建,未来神龙汽车产能将达到150万辆。虽然丰田尚未参战,但有国外报道,丰田也在中国积极增加产能。
这再次引发了业界对与产能过剩的担忧,但工信部部长苗圩却曾表示,这将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也承认,“新常态”下的中国汽车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而面对需求放缓的市场,每家企业都在尽量维持自己的在市场上份额和地位,等着与竞争对手相比,看哪家先扛不住。
谁将买账对自主品牌影响有限
对主要合资企业开始“降价”会冲击到自主品牌,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认为,合资汽车公司已经具有规模效应,随着产量提升,成本会逐渐降低。以福特福克斯为例,其平台每年在全球生产本产品和衍生车型超过百万辆,成本自然随着量的增加而减少。但自主品牌往往一个平台一年就生产几万辆车,成本自然居高不下,降无可降,可能会受到冲击。
不过,奇瑞汽车销售老总黄华琼却不这么认为,自主品牌此时必须稳住阵脚。自主品牌过去几年玩过的一切,合资品牌也要这么一样样玩过来。只是他们比我们的钱多一点,炮弹足一点,而非到了这个份上。
众泰汽车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该品牌T600车型现在仍供不应求,“闷声赚大钱”。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中国品牌SUV共销售72.89万辆,同比增长108.3%,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6.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共销售52.79万辆,同比增长24.7%,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
实际上,最近两年,由于合资企业价格不断下探和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升,自主品牌价格优势已经开始消失。但令人欣慰的是,吉利博瑞和上汽名爵锐腾等比肩合资,甚至超越合资品牌的产品,从品质上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吉利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吉利博瑞现在一车难求,其他产品经过近两年升级换代,销售增速很快。今年3月份,吉利汽车销售4.8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对于合资品牌的价格战,他们表示会关注但不会参与。上市刚刚20多天的名爵锐腾,已经接到超过5000份订单。
相反颇为的是,最近不少和中国视频网站曝出,有很多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减配严重。对合资品牌恰好正在进行的降价潮,也有消费者质疑,是不是太应景了,这会不会是原因之一?有记者报道,某合资企业一年因减配某一车身零部件就可以节省13.8亿元。
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指出,这不应该算是减配,因为中国没有这方面法规的强制要求。可是,合资品牌此时打响价格战,已经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