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都市报讯(记者 徐琳英)要说谁是第一个坐上深圳地铁新车的人,深圳地铁集团设备部的梁锦发——“发哥”可算得上是真正的第一位乘客。从2000年至今,深圳地铁一期、二期、三期新车的招标、采购,“发哥”都亲身参与了,亲眼了一列地铁新车是如何从零散的零部件组装成型,完成新车调试,最后到正线上载客运营。
深圳首列地铁的那些“第一”
说起进入深圳地铁集团的经过,梁锦发的经历有些“意外”。“发哥”是广东惠州人,在南昌华东交通大学读的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通俗点说,就是研究火车头是怎么控制,怎么动起来的。2000年毕业那年,梁锦发打了114咨询电话,问到了深圳地铁人事部的电话,就这样投了简历进了深圳地铁。让梁锦发深感自豪的是,自己一进去就有幸参与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新车的采购工作。
“那时我也不知道地铁列车到底长啥样,兴奋着呢!”梁锦发说,深圳地铁一期采购的第一列新车(101号车)是在的工厂生产的。当时的零部件检查,新车实验,“发哥”都要出差到去监督完成。为了体现出深圳地铁的独特魅力,“发哥”和同事们已事先到、欧洲等地进行调研,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最后才商定出深圳地铁列车的造型。深圳首列地铁新车从设计到生产完工花了近2年的时间。据梁锦发回忆,深圳的第一列地铁列车在当时是国内第一个采用塞拉门的列车,这种列车的密封性和降噪是最好的。同时还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流线型车头的列车,这样的列车看起来更为美观。“发哥”掰着手指头跟记者说,“首列车拿了好多个‘第一’的,具体我也记不太清。但现在它依然在1号线上载客,明年就会迎来10年一次的大修了。”
接新车在港口晒得脸掉皮
梁锦发还记得,深圳的首列地铁列车是在2004年4月底抵达深圳。当时厂家用集装箱船,将新车从汉堡港走水顺利抵达深圳蛇口港码头,梁锦发等人要将一节节分开的地铁车厢从船上吊运到平板车上,然后运往竹子林车辆段。“当时都是白天装车,在港口站了一天不到,脸上、手上全掉皮了。”原来当时正是初夏时节,白天艳阳高照,码头温度接近40度高温,梁锦发和同事们都是在烈日下完成的接车工作。“当时场面是很震撼的,大家心情都好激动,也顾不上这些了。”说这话时,“发哥”冲记者淡然一笑。把这列新车运到竹子林车辆段后,梁锦发又要组织吊机把车厢一节节安放在股道上,然后人工推车,把6节车厢进行“合体”,新车经过几个月的调试合格后再上线载客。
14年工作期间,每每有地铁新车来,梁锦发都要先把到深的列车从港口或者火车站运到车辆段,然后安排新车在车辆段试验线和正线调试。新车调试至少都需要2~3个月的时间,这时梁锦发就要每天坐在地铁新车上,在隧道里来来回回地跑,记录各种数据,和供应商、地铁技术人员一起做各种测试。“你想想,在隧道里调试的时候,列车来回跑,眼睛看到的都是的地下隧道,没有别的景观,想不头晕都难。”梁锦发说,有时候光是跑几百米的里程,列车就要来回调试好几十趟才能磨合到位。
为工作到处出差不沾家
地铁列车的复杂性一般人也难以想象,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从车顶到车底,到车身,再到地铁车厢,列车上大大小小的零部件数以千计,而生产一列新车零部件的厂商不会少于30个。梁锦发的另一个重任就是当厂商按照设计要产完零部件后,一定要到当地的工厂现场对零部件进行首件检查,在现场监督厂家做各种测试,确保每一项零部件符合安全要求。“厂商都是遍布全国的,出差是家常便饭了。”像去年12月份,梁锦发就一直出差到过年前,当月在深圳呆的日子不超过4天。“发哥”那时候的状态就是——今天人还在南京的工厂做首件检查,明天或许就得飞到大同,再后天可能又要赶到青海去。
14年以来,“发哥”为了工作,像个“过客”一样全国飞来飞去。即便是老婆怀着双胞胎女儿,甚至生完坐月子的时候,梁锦发为了工作也要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陪着家人。“我老婆很支持我这份工作,也很理解我。”言语间,记者能感受到,“发哥”衷心感谢自己的家人,对深圳地铁这份工作也是相当地自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