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低碳城市建设聚焦经济、社会、民生众多领域,银川市践行“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与低碳城市概念不谋而合。4月26日,由银川市发改委召开的《银川市低碳城市规划(2017-2020)》(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工业企业一直都是碳排放的大户,引导高耗能企业向高端化绿色产业升级,成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一环。《规划》提出,银川市将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形成“10+X”产业发展格局。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打造“4+1”千百亿产业集群。支持单晶硅、蓝宝石、半导体等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战略性新材料重要生产。将产业空间布局与能源节约、、控制碳排放有机结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集约高效、友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地区煤炭资源储备丰富,工业企业多以煤炭为能源生产,提升煤炭高效利用,推动新能源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市将依托宁东丰富的煤炭资源,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鼓励开发利用煤气和天然气,提升非化石能源供给水平,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规划》提出,到2020年,能源化工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00亿元,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同。《规划》提出,推进建筑节能,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到2020年底,我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50%。银川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炳炳告诉记者,绿色低碳建筑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比如,今后我们居住的房子需要采暖的能源就会更少,需要消耗的供热能源也就少了,减少了碳排放。夏天这种建筑的隔热性能又很好,屋里不热了使用空调的频率就降低了,节省了用电也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对于公共出行,今后将以优化发展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升公共交通能力、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推广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应用为重点,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城市交通体系。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线和站点设置,支持共享单车服务、修建自行车专用道,配套建设慢行系统,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步行+公交”的绿色出行方式。《规划》中提到2020年,银川市实现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35%,城区、主要城镇之间的城乡公交出行比例达到30%。
同时,还将按照“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城市发展,分别从低碳规划、建筑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建设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园、低碳商场等示范工程。这些地方今后将推广节能技术,实施垃圾有效分类,将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省、节约并不是吝啬的概念,省下的能源都是在为低碳生活做贡献。
《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银川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与2015年相比下降18.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增加7.1%;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率达到80%;建设8个低碳社区,2个国家级低碳绿色园区。
节能降耗是“截留”的手段,增加植被的面积就是货真价实的“开源”。银川在城市发展中,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的同时为低碳发展奠定了基础。刘炳炳告诉记者,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银川将重点探索健全低碳技术与产品推广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推进低碳技术与产品平台建设,建立挖掘、评价、推广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机制。
目前,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排放控制取得初步成效,城乡低碳发展基础能力逐步增强,低碳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碳汇能力有所提升,支持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趋于完善,低碳消费和行为方式成为全社会共识。